搜索
今日热搜
消息
历史

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

「 去追一部小说 」
查看全部历史
收藏

同步收藏的小说,实时追更

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

「 去追一部小说 」
查看全部收藏

金币

0

月票

0

第124章 碧云塘秘

作者:误生 字数:10730 更新:2024-04-16 19:57:25

  那红发老祖所居洞府,原在烂桃山对面的突翠峰。自昔年凌雪鸿初成道时,毒染五云桃花瘴,红发老祖慨赠千年荷後,便改在红木岭天狗崖炼法炼丹,聚徒传道。洞在岭半危崖之上,地方甚大,背临千寻碧嶂,左右各有两道河川,中间是一片广大石坪,三百里长,二百里宽。这天狗坪上峰峦纷列,便是众蛮徒布阵之地,大小奇峰怪石棋布星罗,都是拨地突起,形势奇诡,姿态飞舞,各具物相,无不生动,宛然如活,均经法术祭炼,表里为用,变化莫测。坪阵最前面更横亘有妙相峦,是天生屏障将葫芦谷入口门户闭住,其多云嶂上空便是易静等女与红发老祖对敌结仇之处。

  从依还岭直往天狗坪,路过南疆,沿途山势险恶,峰岭杂沓,丛莽荆棒,漫山蔽野;蛮烟瘴雾,腾涌於污泥沼泽大壑平野之间,都是亘古不消的两间淫毒之气。这些瘴雾远望宛如一堆堆的繁霞,自地浮起,映着衔山斜阳,幻映出一层层的丽彩。只惜最漂亮的事物人永远都是最阴毒狼辣,人兽触之,无不立毙。左近千百里,连个生蛮、野人、禽兽都无。只盘踞着无数毒虫怪蛇,十九大如车轮,身长十丈,口喷毒烟彩雾,凶睛闪视,光射丈许,成群往来,各自追逐,出没於沼泽丛菁之中。这些凶恶毒物互相残杀,不知残害了多少生灵,以生息繁育,宛然又是人世间的缩影。

  由於地底湿毒凝成气候,只适合生性异常凶残的毒虫怪蛇钟育化生,必须结存极度力量,始而吞并异族,终至残杀同类,所以生育不繁。十九生具特性,只能在这瘴雾阴湿之区互相残害,永无休止。因这类毒物全是互相生克,有一物,必有一制,党中有党,派内有派。尽管奇形怪状,看似凶毒,不等它们成气候,并还达到了一定时限,便自死亡,决难出山为害生灵。固然精怪中偶然也有异种,到底是极少数,若要修炼合大气候,必要去恶向善,自身先种善因,却在此残恶环境下,都是刚刚通灵变化,便惨遭伏天劫,为毒物所诛。苟能兵解转世,一灵不昧,於瘴雾区外重投人身,也只能重新起步,再难要风得风,要雨得雨,因而怨尤孽重,无不堕入回轮。所以由古迄今万千年来,似这类极恶穷凶,而又各有灵性,极易长成的凶毒之物,如若听其繁衍不死,世上早无善类了。

  造物不仁,有斯瘴雾及思维作温床,不特诛不胜诛,并且稍有不慎,得此失彼,去了一种克星,使互残失衡,反而蓄育那其受克的毒物破障长大,无形中倒助它肆其凶残,流毒区外,转不如听其自生自灭,省事省心,免成大害。直待天灾地劫水患旱情轮替,一灾换一灾,一害易一害,把障雾及思维扫荡至尽,才是剥复重生之机。

  物极必反,过碧嶂而天开,下面山势渐展,毒岚瘴雾已然无迹,只见清泉地涌,遥峰满黛,近岭索青,一路水色天光交相辉映,到处茂林嘉卉,灿若云锦,直达极远天边,一横亘高岭,上接云霄。绕着前面高山东面过去,便是天狗坪前葫芦形大山谷中的妙相峦,红发老祖修罗化血阵地入口处。当日阴魔施展无相神光,掩护易静、周轻云、李英琼三女飞遁,归途经过。虽觉这一带山水灵秀,灵木花草若是一点不带野气,似是仙灵窟宅,却为神光掩映出这些精致景物却是蜃形幻影,只是瞬息千里,飞行忒快,无暇览顾。

  此地如斯隐秘,与红发老祖的天狗崖,处山阴山阳之隔,仅四百馀里,穿山可通。这般故弄玄虚,不是互为表里的阴谋诡计,就是不共戴天的死仇。向红发老祖启战之前,必需知己知彼。是红发老祖诡计,则必要先除後顾之忧;若是死仇,则给予挑明,使其鹬蚌相争,两败俱伤,则收其渔翁之利。

  神光穿透蜃影,照见仙法,将当地二百馀里内加以禁蔽,下有大小数十面灵旗隐现,竟是奇门七绝恶阵,共有七层禁制,层层相生,中藏先天奇门五遁之禁制。因此阵法逆运五行真气以为己用,上干造物之忌,习此法的人如非连经天劫,本身功力深厚,道法高强,便精此法,也轻易无人敢用。比起正教中的两仪六合阵,虽同有正反顺逆之差,灵效威力却是弗如,但以旁门法术来论,已是登峰造极。恶阵下乃万山中的一片盆地,约有三二十里方圆,四面俱是危崖叠蟑浑成,高可排天,环拱若城,内外隔绝,无路可通。纵无蜃影幻障掩盖,也非由空中正对下面经过,不能看出。

  一月牙形的大湖,湖水涟涟,清澈见底,把全境占了多半去。靠湖北方是危崖千仞,壁立水上,馀下湖岸宽广,沿岸尽是粗若盆盎的修竹,碧森森干霄拂云,苍翠欲滴,映得人面皆青。其馀地面上也乔木清森,疏林掩映,端的水木清华,景物幽绝。

  危崖中间独有一处,宛如用神工鬼斧,自顶下削,雕琢出数十丈大小一片石崖,上面疏落落种着二三十株苍松翠柏。树後有洞,洞府又高又大,在一极高大平壑的石门内共分前後三层,约有十馀间大小石室,到处通明雪亮。所有墙壁门户无一不是平整圆滑,严丝合缝。如此整齐修洁,绝非人手所能雕琢得出来。

  由崖前起直达对岸,湖水上空竟埋伏有道家极厉害的禁制十二都天九宫神煞。湖中设有灵光回影之法,在水中现一圆光,向天照去,将远近地面上景物摄向天空,再往圆光中倒映下来。凭着自身功力,以定所照地域大小,只要能照到下面人物行动,便是纤微毕睹。虽不比佛道两家心光灵瞩、圜中视影来得灵妙,却也是旁门中一种最高的法术。

  阴魔从灵旗竹气鉴别出是枯竹老怪的独特纹路,知此怪物必非红发老祖党羽,但也包藏祸心,正好予以挑明。只须弄散蜃影禁制,红发老祖定必兴问罪之师,得以驱虎吞狼。只惜枯竹老怪五行法力深厚,要不动声色而加以拆解,颇费工夫。丑女也受感应,随拆随补。直至眼看功成,易静、癞姑、李英琼三女已然飞过。

  三女在天狗坪不足二百里外,一同降落。易静认为癞姑无须陪同受辱,寻一藏伏之地,到子夜人还未出,便遥为应援。癞姑知易静性情刚直,口舌从不让人,谈锋犀利;况又加上一个李英琼也是百折不屈的天性,终必拼命无疑。因路过妙相峦前,觉到有法气波动,有禁制隐蔽山形,欲往一探,当即应诺。

  癞姑刚转归途,忽觉景物变异,前面有一极整洁清幽的山径徐徐现出,不带一丝邪气,便扬声喝问:“哪位道友弄此玄虚,何不出见?”

  语声才住,便听对面一个少女口音答道:“癞姊姊,原来是你,你想不到在这里遇见我们吧?待我先把你来路一带禁法撤去,你如冲破,我们没法复原。暂时许还要用它,请稍等一会,我们便出来了。”

  癞姑忙运法眼查看,却不见人。那语声似由对面崖上传来,所隔还远。听出口音甚熟,是两个故人,方瑛、元皓。

  二人前身便是志同道合的好友,自幼好道。二十多岁上正是明季天启昏庸,逆阉柄权。二人灰心世事,一同弃家学道,向天立誓,谁先成道,便来度另一人,然後千里裹粮,分途到处寻访仙人。

  方瑛终於寻到西崆峒,见宝光上腾,被引往广成子旧居仙府,得到一部道书玉页金简。那道书共只五十四片玉页,七章金简,上面尽是漆书古篆。古篆而外,还有好些符在上。发现时,似有人在耳边警告,说此书精光上烛霄汉,只可在东偏石室藏看无妨。将书拿出洞,或往别室观看,均不免有奇祸。

  仗着说文篆引,读书时也曾研究,方瑛便在洞中住下,早晚二次朝天虔诚跪拜,口称广成子的法号,通诚求告,请示玄机。无意之中,解出了多半章,有“风雷辟魔”字样,照头两章大意,先把气息调匀,澄神默念,手朝洞外,一口气把所记的符画完。忽然山崩地裂,霹雳连声,火光一亮,随着大片雷火烈焰,无数崩裂的洞石,黑浪也似翻滚而下,满山坡雷火横飞。一符一雷,灵效非常,随心所指,无远弗届。由此推详领悟,豁然贯通,悟彻玄机,尽得全书秘奥。

  正要出山探寻良友踪迹,元皓忽然寻来,也得了一位旁门散仙传授。那散仙性情古怪,自从见面,便带元皓往东溟海边一个滨海荒岛之上,只管每年两次按时前来传授道法,历时五年,却不肯收为门徒,也不肯说出名姓来历。月前散仙赐下几件法宝,说方瑛在此得了古仙人所留道书,令来相晤同修。

  元皓前居小岛,风景清幽,海天万里,波澜壮阔,朝晖夕阴,气象万千,忽然来到这等荒寒僻陋之乡,所居洞府偏近山阴一带,景物荒寒,洞又残破不堪,老大不惯,立主迁居。方瑛也并非不想移居,一则那洞是自己发祥之地,再则那道书後页偈语,说此书每每四百九十年出现以度一有缘之士。得书的人精习之後,必须将它埋藏在原发现的石穴之内,外用法术封禁。如不遵从,一带出洞外,书便化去,取书的人也还有奇祸。方瑛虽将全书记熟,并已解悟,到底是日夕相对的天府秘籍,平日珍如性命,一旦埋入地底,永不再见,也是有些难舍。

  不料元皓惊动了一个异派中的能手,跟踪寻来。方瑛因洞中玉叶仙籍夙有传闻,由古迄今,也不知有过多少人来洞中发掘守候,洞中居住的人,总是凶多吉少,不是无端遭害,便是有仇人寻来,争杀时起。料知来人不怀好意,随将玉叶道书藏埋封禁,由此遍游宇内名山,另寻洞天福地栖身。

  这日二人行至贵州境内,忽听哭喊之声。过去一看,瞥见一大片红云向空飞起,云中裹着一个半身赤裸的山人,手上挟着一个少女,正在哭喊挣扎。二人料是妖人掳劫妇女,便飞身追去。追到一个山洞,洞中妖人还有几个妖党,平日凶横已惯,自是暴怒,群起迎敌。结果妖人纷纷负伤遁去,那少女被救了回来。可是全寨墟人却发了急,宛如大祸将至。

  二人才知那妖人俱是红发老祖门下,来时大显灵迹,能呼风唤雨,驱役神鬼。当地本有蛇虎之害,俱被他们用法力除去。远近各寨墟山民,俱把他们奉若天神。可是这些妖人又贪财,又好色,看见有姿色的妇人,往往突自空中飞落,立即强摄了去。山人先还当是神人看中他的妻女,必有福降,还甚欢喜。妖人摄了妇女前去,只是更番淫乐,直到对方精枯髓绝,方始放走。有捱得到回家的,一个个全成了病鬼,面黄肌瘦,不成人形。异口同声说出听妖人口气,来此为恶乃是同门互相瞒哄,教祖并不知道。教祖所居,远在滇黔极边深山之中,相隔尚有三千多里。

  山人方始觉出受害,无如妖法厉害,空自又恨又怕。只得遇到墟集,便把青年妇女藏起。哪知凶蛮过了些日,先用妖法示威,把山人吓了个够。然後传知,每隔半月献上四名山女和牛酒布帛应用各物,书</abbr>供他淫乐。寨民土蛮愚鲁,又极信畏鬼神,只得应诺下来。由此起按时送了妇女前往,等第二拨送去,再把前送山女带回,於是成了惯例。好在寨墟甚多,每隔年馀才轮到一回。去的山女因受蹂躏日浅,回时只是虚弱,多半仍可复原,死者甚少。日子一久,渐渐习与相安,视若故常。此时惟恐方、元二人走後,妖人前来问罪要人,不住环跪,苦苦哀求,要人留住。方、元二人自是不允,情知妖蛮凶横,复仇心重,决无善罢,随即起身,往边山赶去。

  二人竟到红木岭登门求见。红发老祖一见面便把二人功力看透,知是末学新进,怪眼一翻,立命拿下。二人自知本身法力非红发老祖之敌,却尚机警,立打逃走主意,与妖徒斗不一会,便将两件最厉害的法宝取出,冷不防突围飞去。红发老祖看出那法宝来历,大吃一惊,又不便对门人说明。妖徒却四出寻访仇人下落。

  方、元二人为避仇,在四川大邑县西八十里凤凰山中,找到了一处石洞,地极幽静,便住了下来。先防仇人追寻,轻易不出,行动极为隐秘。一晃数年,道家元婴也自炼就,渐渐疏懈下来,日久渐固,时常结伴同出。山中有一仙树场,住有二三十户人家,内有一双兄妹,年约十三四,更是聪明灵秀,动人爱怜。

  这日二人又是元婴前往,为眇姑所见。眇姑本与癞姑到离此不远的牛场坝有事,觉着二人未成道便已喜炫弄,出来游戏人间,实在胆大冒失,令癞姑潜行跟踪,并查看是什麽来历。正赶上二人最爱的两小兄妹一时无知,各吃了一枚异果,双双死去。二人匆匆不暇查看,便即回飞取药。癞姑细查二儿,乃为妖法摄去生魂,立即飞起查看幼童生魂踪影,见有一洞府,邪气隐隐,就是二人所居洞户。三个着红半臂的妖人,乘二人元神他出之际,暗入洞中,把方、元两具法身毁掉,手挽人头,由内急走出来,重将洞门封闭,隐伏在侧。

  这时方、元二元婴飞行绝快,眨眼将到,遥望洞门大开,忽然心动,因气候未成,元婴正炼至要紧关头,不能没有法身,二人不禁又惊又痛。情急无计之馀,忽然想起新死的那两个兄妹,均是上等根骨,可借他们庐舍回生,虽有违救他兄妹初心,也说不得了,赶忙飞回。

  癞姑随後飞到洞前,看出妖人隐身洞外。才一落下,便见离洞不远,有两幼童生魂在阴影中掩伏,神情惶遽,并无禁制。只因妖人一时疏忽,心想区区幼魂,又在风日之下,决逃不脱,便随意收入身带法宝囊。开囊取宝应用後又不曾封严。谁知二童根骨特异,生有自来。发现头上天光透人,壮着胆子钻出,逃得恰是时候。弱小生魂被妖法擒去竟能脱逃,并还能抗风日吹灼,元神如此凝固,前生修积之厚,可想而知。癞姑立即行法收入袖内,低声嘱咐,告以勿怕。重又飞回场上,遥见二元婴正在借尸还魂。

  二元婴往二童的身上合去,当时回生。那家父母还当儿女得救,才听得说“我暂借你儿子尸体一用,事後必令重生。”

  言还未了,即听癞姑骂道:“不要脸的东西!”

  二人脸上叭叭两声,各着了一掌。当时觉着心魂摇摇,似欲飞扬,几乎被她把元婴震出了窍。忽又怪风大作,一片红云疾如奔马,由二人所居山洞一面飞来。三妖苗中等不到二元婴回归,其中秦最鬼,想到村中现有两个新死童尸,正好给他们应用。三妖立即飞起,隔老远便看出二元婴正往二童尸上合去,即晃动妖幡,施展邪法。一时妖云滚滚,邪雾迷茫,魅影憧憧,鬼声四起,数十百道血也似的光华满空交织,声势甚是凶恶。癞姑随手发出神雷劈去,霹雳连声,震撼山岳,金光比红云强盛了好些。

  方、元二人乘着双方恶斗,正好飞回洞内。原身已为妖火所化,法宝因藏得隐秘,禁制神妙,并未被妖人搜去却是封禁如故,忙即撤禁取出。才一飞起,便听前面震天价一声大响,一道匹练般的金光夹着无数雷火,自天直下,比先前声势还要猛烈得多,下面妖云邪雾,立被冲散。

  两三声怪啸过去,那三道红光已由雷火中飞走,往西南方遥空射去,其疾如电,瞬息已杳。是眇姑赶到,一照面便将妖人惊走。眇姑就在空中对面交谈了几句,将二童生魂要去,便自飞走。小癞尼却似停空相待,喝骂道:“不要脸的狗道!自己不能保身,却强占好人家子女。快将两个躯壳留下,自去投生,饶你们不死!”

  随说手一指,金光如虹,便已飞来。二人一听口风不好,情知不是对手,只得一面纵遁光,一面分辩不已。癞姑就是不容分说。二人打是打不过,走又走不脱,只是受欺侮辱骂,实在难堪。迫於无奈,正打算豁或是另转一劫,或就婴儿炼成鬼仙,将所借躯壳退让还原。方问有什麽法力使二童复生,癞姑哈哈笑道:“想不到你两个竟有天良发现之时,此时让还躯壳,已是迟了,这一对好儿子的生魂,已被我师姊带回山去,另想别法重生了。我和你们打,便为你这两句人话,既知无理,能够悔过,便宜你二人吧,我去了。”

  既知是环境所迫,非关恶意,又可必斤斤计较,矫枉过正,变成逼人太甚,那能令受恩者思惠。

  癞姑说罢,大头一晃,连人带金光全都隐去。二人所借躯壳本质为好,所以索性改了兄妹称谓,即以此身修道,不复再作别的打算。元皓所借躯壳,恰是女身,前身虽是男儿,只是生得活泼,其娘娘腔比女子更娇,这一转成少女,益发天真。与癞姑常共往还,反成了莫逆之友。中有一别,隔了六年,癞姑路过相访,人已不见,从此不知下落。

  这些年来,方、元二人吃诸妖邪寻仇,追迫太急,眼看迟早无幸。那散仙忽然飞来,将二人引往这里的碧云塘。此地四山环抱,一湖深藏,境绝幽深,本无可供人居的洞穴,所以自古未有人迹。只枯竹老怪以法力削崖凿壁,在危崖腰上兴建那座洞府,住了百年,方始离去。一直多年均在仙法禁闭之中。二人又谨守仙示,一步不出,所以红发师徒毫无知觉。此际给阴魔拆卸蜃影禁蔽,误会是癞姑所为,撤移禁法出来相会。

  忽听元皓笑道:“哥哥停当了,你快来看,癞姊姊还是那个丑八怪的样子。”

  癞姑笑骂道:“我是丑八怪,你是美人好看,我给你找个婆家如何?”

  心为男而女为身,叫嚷找个婆家,不是挖疮疤是什麽?友情就是这样互挖疮疤,心底下是火山蕴酿,看何时爆发了。

  随听方瑛喝道:“还不快去,大家见面,岂不好些?还看什麽?”

  癞姑闻言,才知元皓持有隔远照形之宝,所以举动形态皆被看去。方欲还言嘲笑,面前倏地烟岚杂沓,光影散乱,中隔百十里一座危崖,一道横岭,幻灯一般一起变灭,连闪了几十下,面前顿换了一片境地。跟着一片青光飞堕,出现一男一女两个小孩,正是借卫家两小兄妹体重生的方瑛、元皓。

  二人俱穿着一件短袖无领的黄葛布对襟短上衣,下半用一条白练战裙齐腰束住,短齐膝盖。内穿白练短裤,赤足麻鞋,腿脚裸露。男的方瑛,生得短小精悍,肤白如玉,头挽哪吒髻,短发披肩,英华内蕴,年纪看似十四五岁幼童。所修炼以广成子玉页金简为基础,外现磊落光明。女的也只十六七岁,头挽双髻,每边各倒插有两股三寸来长的金钗,外表奇丑,肤色黄紫,体貌痴肥。是基础歪斜,承受不起玉页金简的雷霆浩气,自相矛盾而形诸於外。

  癞姑回顾,来路已非原景,经移形、缩地二法同时并用,自己被她引来竟未觉察。其禁制潜伏不特隐秘,并连山形也都变易,防备极严。这等法力,也着实惊人。但照二人平日情形,并无这等法力。癞姑方寻思间,又听元皓笑道:“姊姊你想什麽?你当是我二人本身法力做到的麽?果然如此,又不怕人了。”

  二人所怕的仇敌正是红发师徒。阴魔听得二人是与癞姑交厚,也就放弃破坏蜃影禁蔽,重寻易静、李英琼踪迹。

  易静支开癞姑後,与李英琼同隐身形,贴地低飞,绕山而过,便见上次追赶众妖徒所见的葫芦形大山谷。妙相峦危壁正当葫芦谷入口尽头之处,叁天排云,高峻已极,顶上面设有极厉害的禁网神兜。那里又是葫芦底部,四外无路可以通行,只崖中腰有一大洞,两扇长达十丈的高大洞门,宛如天生,紧紧关闭,估量两头穿通,宛如门户,也无人在门前侍卫防守。易静没奈何,只得撤去隐身法,现身叩关。

  忽听两声怪叫,左右两旁崖上,有两道红色烟光飞来,落到崖上,现出两个身材高大,身着红绫偏擎,右臂裸露,腰围豹裙,赤足束环,手持火焰长矛的野人,神情尽管狞恶,却不带甚妖邪之气。二人乃红发老祖门下末代徒弟侍从之类,奉命门前轮值守望,本是蛮教中的一种排场。二人行辈既低,又无甚高法力,日常无事,便多玩忽,各诱摄了心爱山女,分向两崖洞穴之中调笑淫乐。

  易静冒充与红发老祖相识,以告发二妖徒行为作要胁,眼看弄巧反拙。阴魔稍施五行挪移迷魔障播弄山女,作成不忍久候,各在两崖洞穴中呢声相唤。两个心粗蛮子色心扰动,因音入意,顿忘所以,便取出一面上绘白骨的小幡来,朝着关门急画了十几下,再将幡一指,那两扇浑成一片的高大石门,忽然红光乱闪,彩烟四射,徐徐向外自行开放。门在妙相峦之中,两面相通,其长七八十丈。

  易静同了英琼穿洞而过,只见前面尽是一片极平坦的石地,寸草不生。只左近有七八座大小石峰平地拨起,疏落孤立,最高的不过二三十丈,大只数亩,小的不过丈许,粗仅二三抱,宛如石笋矗立。再望前面远处,只是一片溟蒙,望不到底。

  进约里许,便有一座较为高大的石峰阻路,宛如一只饥饿扑食的恶狗。易静知道这座石峰乃入阵头一关,而阵中一切埋伏禁制,也必就着这大小数百座石峰的天然形势设施,所有大小石峰相互呼应,奔赴迎凑,前後相连,气脉一贯。

  阴魔遁快先入,视这後天五行无遮无掩,却不想现身,难为如可导二女过去,却扫描出第四十九峰坎宫上守阵妖徒中竟有随引。随引自为金蝉所救,亟思改邪归正。因各正教不肯收容,知道红发老祖与白、朱二老矮交好,借为进身之阶。他一心畏祸,向往玄门,却不料红发老祖竟与正派反目为敌,正在因难定去留,而愁怀伤人,忧色露思。阴魔先天无相,自然了如指掌,幻身现相随引面前,递出谢山信物,告以入阵窍要,令泄给随後而来的二女,伺机盗取千年荷所炼的灵药後,即可往武夷山拜师。

  谢山自开府诛血魔邓隐後,声名大噪,虽然汉代高僧转身之说只时有数上仙得知,也无外扬。但身份足与极乐真人并肩,师荫峨眉派教主幼子,足以位列得高望重。一经品题,也足令人正气荫身,何况更列门墙,那能不大喜若狂。更见身旁妖徒竟全无所见,足证来人法力超人,命行之事只是给与进身之阶,那能不死心塌地。待易李二女重新隐形入阵,即撩拨身旁要徒答话。

  易静忽听峰上有人对答。随引道:“峨眉气运正盛,师父四九重劫将临,真要过了百天还无人来,难道真要翻脸了?最好还是双方不结仇的为妙。”

  另一人大怒道:“你怎没出息,说出这类无耻话来?实对你说,就有人来,也必背着师父运用阵法,阻他入见。便即拿他开刀,先出这口恶气。那时师父再想忍气苟安,势所不能。”

  随引又道:“祸福无门,惟人自招,师父此阵,诚然神妙,你想用以阻擒峨眉来人,可知来者不善,善者不来。你只能运用前半阵势,来人要是避开正五行犬牙交错之势,经由後尾左转,绕向後面犬脊,再以九退一进之法,见峰如前绕行,直达神宫,去见师父,又当如何?”

  易、李二女一听,分明是发觉有人入阵,故借和同伴争论,有意泄机,指点通行全阵之法。心念一动,不愿往下偷听,试照所说,由峰左狗尾绕向前去,果无动静。又绕走到狗脊正中。忽见两石笋宛如门户,左右对列。走近再看,则见形势突变,另有九峰在前,叁差位列。

  易静本明阵法,一点就透。见九峰位置方向,越悟出犬牙遥应九进一退之秘。每走过一段,必另有石峰门户现出。每一层阵地,均有九峰分峙。方位形式虽各不同。只走过第九峰时,再按阵位和狗头所对方向退将回来,再往前走,绕峰而过。到了对面峰脊,门户立即涌现。有的主峰上面还有一二妖徒把守,却连二女过去,也未觉察。

  总算机缘巧合,正值无人之境。易静即转为轻敌,惹英琼说话,为守阵妖徒警觉。前行的一座石峰上烟光起处,现出一个相貌凶恶,手持白骨妖幡的高大山人。易静料敌人已有惊觉,拉了英琼急速避开正面,悄悄往左避去,绕至妖徒身後。果然妖徒已将手中妖幡连晃了几晃,来路九峰立有五色彩丝,如箭雨一般满空飞洒,晃眼结成一面数百亩方圆的天幕,往下罩来。同时满空烟光如潮,碧焰万道往上狂喷,也是连成一体,往上兜去。上下交合之後,妖徒重又将幡一指,所有彩丝烟光倏又由合而分,往原发之处收去,转瞬都尽。仔细一看,好似不见有人落网,也无异状,呆了一呆,面上微现惊疑之容,重又隐去。易[var1]、李二人自慰为幸好遁光神速,见机更快,赶紧避开,未被识破,却不知是用先天真气导领五行挪移迷魔障为她俩掩饰过去。

  阵势占地甚广,二女缓缓飞驰了两个时辰,才走了一半。默计所见大小石峰,已有二三百座。那散在四外,设有厉害埋伏,具有陷敌妙用的尚不在其内。只见前面妖雾弭漫,比来路更甚,以为後半阵势必更微妙。及至辨清门户,小心飞入一看,眼前忽现异景。除头上仍被法术封锁看不见分毫天色外,不特後半百馀里方圆一片广大石坪全面呈现,连红木岭上红发老祖所住神宫也巍然在望,阵势竟未发动。

  神宫大殿建立在半山腰上,上建七层楼阁,金碧辉煌,气象万千,庄严雄伟,兼而有之。更有好些手执金戈长矛的守宫侍卫,或立殿前,或蹈虚飞行,往来不绝。虽是左道旁门,却也有无限威风杀气。神宫前面也有大片广场,设有八九百级石阶,直达岭麓,相去三百五六十丈,宽约十馀丈,俱是整石砌成,上下同一宽窄。全岭石土俱是红色,台阶却是白色。两旁植有大可数抱,高约十丈的红木树。离岭麓数十丈以及平台前面,各有高亭分列,内有手执金戈矛剑之宫中侍卫,分别在亭内了望值守。

  易、李二女到了岭前,双双同时现出身形。遥向山坡上亭中守值的卫侍大声报名求见。几个主持阵法的妖徒又惊又忿,断定敌人不问与乃师翻脸与否,必还要由阵中通行退出,不等号令,便将阵法催动,倒转门户方向,诱令入伏。

  中央一座高峰上两声长啸过处,现出两个奇形怪状的妖徒,左手举妖幡,右手举长剑,站在峰顶上,手摇妖幡,将剑向空一挥,坪上远近二三百座大小石峰,连红木岭神宫,立即全数隐去。紧接着风雷隐隐交作,只有那八九座孤峰浮拥於左侧妖云弭漫之中。

  忽有红碧光华连闪了几闪,又是一阵风雷之声过去,适才所见彩雾烟光倏地蓬勃而起,满空中飞舞交织,又结成一面天幕笼罩全阵,浮空不动。略停了停,一声迅雷,先前大小群峰忽又现出原形。只是每八九峰做一丛,当中峰顶必有一二妖徒,手持幡、剑,站立其上。

  先见二妖徒重又摇幡挥剑,远近各峰丛上妖徒也一齐举幡,向空中一指,空中彩幕突然分裂成数十道长虹,分向各妖徒飞去,到了每一峰丛前面下降,将那九座石峰齐峰腰做一大圈围住。众妖徒各又将剑朝天一指,剑尖上立有碧绿火星飞射出去,到了空中,此起彼落,互相激撞,宛似洒了一天星雨。石白如玉,中腰围上这麽一圈彩虹,再加满空星雨飞流,顿幻出一片奇景,煞是好看。

  又隔了盏茶光景,为首二妖徒口发厉啸,将剑一挥,满空绿火星倏地纷纷爆散,暴雨一般,一丛丛往各妖徒所立峰头飞射下去。众妖徒同声长啸相应,幡、剑齐施,上面火星仍被剑光收去,峰腰彩虹也如神龙掉首,齐向幡上飞去,风卷残云,一时全收。数十处烟光起自各石峰顶上,众妖徒也相继隐去。这次後坪上群峰和红木岭仙宫却未再隐,到处妖气隐隐笼罩,须运慧目始能看见。易静看那彩雾,必是五云桃花毒瘴无疑。

  妖徒重整妖阵正好放入了癞姑、方瑛、元皓三人。方、元二人得知仇人与峨眉交恶,易静前来修好,立心捣乱,立即约同起身,入土飞行。三人由地底飞驶,容容易易便到了红木岭下,趁阵法催动风雷,立即从地底下面裂土而出。匆匆行法,平了出口,由侧面绕行上去。因未停立,所以易、李二女均未看出。阴魔知二女在岭下无甚作为,暗随三人入宫去。

  三人暗入大殿探看,正值众妖徒在彼密商毒计,并还勾引外邪,埋伏在妙相峦山口外面,必欲杀死二女,与峨眉结仇而後快。癞姑听出今日之事决无善罢,意欲先告知易、李二女。

  易、李二女仍在岭前等候。那半山坡两边亭内,四个蛮徒侍卫既不还言答理,直若无闻无见。徒众侍卫来往不绝,也只略看一眼,仍是行所无事,各自走开。易、李二女连问数次,上下全无一人理睬,倒被陷在当地,进退不得。猛瞥见半山坡上癞姑夥同一男一女,用隐身法隐了身形,朝自己在打手势。峨眉所传隐身之法最为神妙,癞姑尤其早得屠龙师太真传。易静不便对比手势,只得微笑摇首,示意不可。癞姑知红发老怪深居洞内,反正还得些时才出,乘此闲空去往他洞内窥探虚实,便把方、元二人一拉,同往神宫走进。

打赏
回详情
上一章
下一章
目录
目录( 268
APP
手机阅读
扫码在手机端阅读
下载APP随时随地看
夜间
日间
设置
设置
阅读背景
正文字体
雅黑
宋体
楷书
字体大小
16
月票
打赏
已收藏
收藏
顶部
该章节是收费章节,需购买后方可阅读
我的账户:0金币
购买本章
免费
0金币
立即开通VIP免费看>
立即购买>
用礼物支持大大
  • 爱心猫粮
    1金币
  • 南瓜喵
    10金币
  • 喵喵玩具
    50金币
  • 喵喵毛线
    88金币
  • 喵喵项圈
    100金币
  • 喵喵手纸
    200金币
  • 喵喵跑车
    520金币
  • 喵喵别墅
    1314金币
投月票
  • 月票x1
  • 月票x2
  • 月票x3
  • 月票x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