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皇家师姐3》上映一个月,拿下了3000万出头的票房,比第一部1400万加上第二部800万的总和还要高出不少,应该能进入香港年度票房前十名,无论如何都值得举办庆功宴。
作为主角的利智,今晚打扮的明艳动人,穿着一身开衩红色旗袍,这身传统旗袍将利智凹凸有致的身材完美的体现出来,尤其是当利智挽着王军的手,一起来到庆功会大厅时,无论是男是女,心里都是一片哀嚎。
在场的男士看到利智那丰满的胸部紧贴王军的胳膊,甚至因此变了形,嫉妒在心里蔓延,感叹利智这朵美艳的玫瑰花被王军拿下了。
而女士则是对利智充满嫉妒和鄙视:“还不是靠卖肉上位,就是个高级娼妓,演技都没有还好意思做主角。”她们大多数都是这样想。
但这些人也不照照镜子,相貌身材都不如利智,即使说到演技也是半斤八两,而且在王军心中,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将自己卖给他的,有些歪瓜裂枣,或许在别的男人心中是美人,但王军就看不上,比如郑裕玲。
郑裕玲是个好演员,但如果说漂亮,那王军就要反驳了,你是没见过漂亮的吗,你可以说她有特点,但美丽真的套不到她头上。
至于郑裕玲为什么嫉妒,其实也正常,她是个工作严谨,态度认真负责,也非常努力的演员,今年她就有8部电影要上映,可以说她的生活除了工作,其他的也没有多少了。
她也看过《皇家师姐3》,在她看来,利智只是在里面展示好身材而已,根本算不得一名演员,而且自从对关之琳有了新了解之后,她对很多这样靠卖肉出演电影女主的女星嗤之以鼻,现在看到利智大有将身体全揉进王军体内的样子,她就更反感了。
只是郑裕玲忽略了利智在片中的打戏,这样的表演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,王军相信这部电影成功的主要因素绝对不是利智的身材。
因为即使是三级片里最出名也是票房最高的《3D肉蒲团之极乐宝鉴》也才4100万而已,这部电影还是2011年上映的,那时候的钱可不能跟现在的钱比。
而且《皇家师姐3》也没有裸露的场面,充其量只是主演利智的身材好而已,王军不能容忍自己的女人裸露给别人看,他没有绿帽情节。
《皇家师姐3》之所以成功,是因为极度刺激和震撼的打斗场面,利智是真的和王军安保公司里那些精英人员在打斗,所有的拳打脚踢都非常有力量,极具视觉冲击,这样才能遮掩住剧情的薄弱,没办法,功夫片的剧本向来不是重点,很多人去电影院看功夫电影也会下意识忽略,就仿佛定义了功夫片没有剧情一样。
王军知道有一部享誉华语电影的功夫片《卧虎藏龙》会让这些人打破固定印象,他也有意把这部电影的一系列原着小说改编成电影,由几部打算让利智出演,不过需要利智磨炼些演技,才能真的启动这些项目,王军已经把卧虎藏龙的原着作者的所以小说的影视改编权拿到手了,剩下的就是筹备了。
说回利智,她现在的心态好的很,她当然也注意到了一些女星的嫉妒恨的眼光,但她毫不在意,挽着王军的胳膊,微笑的跟众人打招呼。
拍卖会那次不算,这还是王军第一次公开的带着她参与公众宴会,这相当于在她身上贴上了王军女人的标签,利智是相当的高兴。
王军看到利智脸上灿烂的笑容,调笑她说:“呵呵,这么高兴的吗?”
“哼!你说呢,有哪个女人不想光明正大的跟自己的男人。”
“呵呵,你们女人啊,以后有的你头疼的时候。”
这时,嘉禾的邹文怀过来:“恭喜王先生,又一部电影大卖,王先生半年已经有三部电影卖出了超三千万的票房,真是可喜可贺啊。”
“同喜,同喜,嘉禾投资的《最佳损友》不也成功了吗,我听说成本还很低,嘉禾这次是赚的盆满钵满了。”
“哈哈,和王先生日进斗金相比,这只是小意思。”
说完邹文怀将话题引向利智:“没想到利小姐人不可貌相,居然还隐藏了一手武打天赋,我看过利小姐的这部电影,才发现利小姐是真的不用替身,真人出场啊,那些动作就是让阿龙来都有难度,虽说女子不如男,这话在利小姐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。”
“邹先生过奖了,我哪有什么武打天赋,这是我刻苦努力学习才有得。”
邹文怀只当利智谦虚,就电影里的动作,没有天赋的人就算是练再多时间,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稀碎的,不像电影里一气呵成,懂电影的人都知道《皇家师姐3》里的大部分武打都是一镜到底,这是相当困难的。
“我觉得利小姐有成为下一个阿龙的潜力,不知道利小姐有没有想法和阿龙合作,我可以专门为你们编写剧本。”
说完,邹文怀看看利智,又看看王军,他自然知道两人的关系。
利智听完有点动心,于是看向了王军。
王军微笑着看着她:“你看我做什么,你又想法就去做,我不会阻挠的。”
利智心里有数了:“我需要先看剧本,剧本可以的话我会接的。”
“好,有利小姐这句话就可以了,我会让人好好打磨剧本的,那就不打扰两位了。”
邹文怀离开后,利智看向王军:“你不会怪我说话不算话吧?说好了休息,结果又接了份工作。”
“呵呵,怎么会呢?我能理解你,毕竟成龙在香港甚至是亚洲、世界的名气很大,想跟他合作的明星数不胜数,有这个机会谁又愿意错过呢,不过我提醒你,工作上合作可以,私下往来就不要了,这人太色了,哦,小心片场里他的咸猪手,他敢伸手就给我狠狠地打,不用担心嘉禾,它还不被我放在眼里。”